所谓过去和现在,人类的大脑真的分得清楚吗?从时间的角度上去考虑现在,现在对人来说也可以认为是过去。为什么呢?举个例子。
人类的感知系统依靠神经网络,当你的手被烫到,神经电信号以120米/秒的速度传递给大脑,大脑收到信号时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在”了。所以精确来说 “你现在被烫到了”,其实是你在过去被烫到了,你所感知到的烫手已经是过去的一个状态。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接触”这个概念上,比如你用手拿着一个杯子或推一个桌子,严格来说你的手从来没有真正碰到杯子或桌子,因为在普朗克尺度下杯子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和组成你的手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从来没有真正的接触,因为电子都是些带负电荷,所以他们负负相斥,所以你感受到了压力,而遍布你手部的感官细胞则可以感受到这种压力并经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你产生了我“碰”到杯子和“推”了桌子的接触感。也就是说所谓的压力、推力、摩擦力、阻力等这些我们熟知的力本质上都是电磁力的结果。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普朗克尺度下观测行为会影响测量结果,而我们在日常的大尺度下却不会发生这种现象,我多看两眼乒乓球并不会改变这个乒乓球,但当我们在足够小尺度的情况下来观测量子时,观测(意味着此时一个光子打到这个量子并反射到你眼中)行为足够让这个微小量子的性质发生改变。
在传统的双缝实验中,如果我们睁眼观测光子通过双逢,那么由于我们的观测,打到后屏上的都是光点,也就是说,光在观测行为下表现出的是粒子特性,光通过了双缝中的一个。如果我们全程不睁眼观测,则光子显示出波的特性,会在屏幕上显示出干涉状的竖条。
而在改进版的双缝实验中,如果我们选择等到光波包通过双缝以后再睁眼观测,那么此时它立刻被坍塌成为了一个粒子并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光点,这就是诡异的地方,因为观测行为发生在波包穿过双缝之后,按理说,此时的状态应该是波包同时穿过双缝形成干涉,而观测行为强迫波包坍塌成粒子,并仿佛该粒子在被观测前事先已经知道他将要选择哪一个缝穿过。
这严重打破了人类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知。难道在量子级别是不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么?还是他们同时存在?
爱因斯坦著名的能量守恒公式是对的,但他的想法时间和空间组成了时空连续体的这种概念是很值得质疑的,因为到现在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清楚,强行把两个并不清楚的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名词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而建立在时空一体概念上的其他概念就更是错误。
这就好比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通过测试他总结出了公式,这个公式我们到现在在计算大尺度天体运行轨道的时候依然在用,但牛顿并不理解什么是引力,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不影响不相关的。而爱因斯坦虽然发现了时间和空间是相互有联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时空就是一体的。而且时间也不是第四维度,因为前三个维度xyz都是空间性质的,而惟独时间这个维度不是空间性质的,应该是假维度。
其实严格来说所谓的过去,现在对人来说都是过去。为什么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人类的感知系统依靠神经网络,当你的手被烫到,神经电信号以120米/秒的速度传递给大脑,大脑收到信号时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在”了。所以精确来说 “你现在被烫到了”,其实是你在不久的过去被烫到了,你所感知到的烫手已经是过去的一个状态。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接触”这个概念上,比如你用手拿着一个杯子或推一个桌子,严格来说你的手从来没有真正碰到杯子或桌子,因为在普朗克尺度下杯子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和组成你的手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从来没有真正的接触,因为电子都是些带负电荷,所以他们负负相斥,所以你感受到了压力,而遍布你手部的感官细胞则可以感受到这种压力并经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你产生了我“碰”到杯子和“推”了桌子的接触感。也就是说所谓的压力、推力、摩擦力、阻力等这些我们熟知的力本质上都是电磁力的结果。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普朗克尺度下观测行为会影响测量结果,而我们在日常的大尺度下却不会发生这种现象,我多看两眼乒乓球并不会改变这个乒乓球,但当我们在足够小尺度的情况下来观测量子时,观测(意味着此时一个光子打到这个量子并反射到你眼中)行为足够让这个微小量子的性质发生改变。
在传统的双缝实验中,如果我们睁眼观测光子通过双逢,那么由于我们的观测,打到后屏上的都是光点,也就是说,光在观测行为下表现出的是粒子特性,光通过了双缝中的一个。如果我们全程不睁眼观测,则光子显示出波的特性,会在屏幕上显示出干涉状的竖条。
而在改进版的双缝实验中,如果我们选择等到光波包通过双缝以后再睁眼观测,那么此时它立刻被坍塌成为了一个粒子并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光点,这就是诡异的地方,因为观测行为发生在波包穿过双缝之后,按理说,此时的状态应该是波包同时穿过双缝形成干涉,而观测行为强迫波包坍塌成粒子,并仿佛该粒子在被观测前事先已经知道他将要选择哪一个缝穿过。
这严重打破了人类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知。难道在量子级别是不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么?还是他们同时存在?
爱因斯坦著名的能量守恒公式是对的,但他的想法时间和空间组成了时空连续体的这种概念是很值得质疑的,因为到现在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清楚,强行把两个并不清楚的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名词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而建立在时空一体概念上的其他概念就更是错误。
这就好比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通过测试他总结出了公式,这个公式我们到现在在计算大尺度天体运行轨道的时候依然在用,但牛顿并不理解什么是引力,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不影响不相关的。而爱因斯坦虽然发现了时间和空间是相互有联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时空就是一体的。而且时间也不是第四维度,因为前三个维度xyz都是空间性质的,而惟独时间这个维度不是空间性质的,应该是假维度。
—————————
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是确定存在的,将来还没有发生的是还未存在的不确定的。对于即将发生的未来事件永远有一个概率,也就是说在该事件发生前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只不过可能性的概率不一样,当事件发生时各种概率都坍塌成为只有一个结果,这个确定的结果被视为一个已知的存在固化下来并变成过去的一部分。
结合我之前已经谈到了的“现在”这个概念,实际上对人来讲并不是那么精确,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把时间轴上的现在划分的绝对精确(请注意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绝对精确的,一切都处于相对的比较中),如果你把数轴x上的零原点视作现在,那么你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只可能无限的接近原点而永远不可以真正的达到原点。人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感知“绝对现在(零原点)”是不可能的,只能无限接近“绝对现在”,如果此时我们解构人体,假设人体短小精悍得可以像基本粒子那样迅速感知“绝对现在”其结构也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基本粒子中的费米子是组成所有物理试题的原料,而费米子是有质量的,有质量的粒子速度永远不能达到光速,这决定了任何对感受现在的信息传递都是延迟了的。
由于我已经提到了数轴上的零这个概念,我顺便解释一下估计你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一个问题,这有助于理解上一段“永远不能真正达到原点”的含义。
在数学概念中有负无穷,有正无穷;而零,一般被视为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但是零的本质是无穷的兄弟--是另一种形式的无穷。而无穷在现实中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0=
[1+(-1)]+
[2+(-2)]+
[3+(-3)]+
[N+(-N)]+
.....
=0
零不仅代表虚无,同时更代表的是无穷的可能性。
零是未坍塌的状态。而1可以被视为公式中零被抽取了-1后坍塌成的结果; 再比如-3.5可以被视为零被抽取了3.5后坍塌成的结果;这个等式中你可以抽取零到正无穷中 或 负无穷到零中的 任意种类的数字(整数,无理数等等)。
零是坍塌前的无穷的可能性的一种状态,你也可以把这个状态看成是宇宙大爆发前的那一刻的状态,宇宙坍塌前是绝对的虚无且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而这个状态是极其不稳定的,需要被坍塌。所以在现实的宇宙中你是找不到绝对的真空的,也找不到绝对的零度,更找不到绝对的时间停止的状态,一切均处在相对的运动(或比较)中。
在量子纠缠态中,一个量子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叠加态,观测行为强迫量子放弃了可能性并坍塌成为其中的一个态,也是反映上面的概念。
深入理解“过去”,“现在”,”将来“,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时间”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