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都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但他们都很喜欢音乐,但他们却在无意之中培养了柴可夫斯基敏锐的节奏感。柴可夫斯基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亲使我在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出生在俄国沃金斯克,那是一个金属工业城。他的父亲在矿区工作,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没有一个人拥有艺术的才能。但是,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父母对柴可夫斯基的出生非常欣喜,夫妻俩对这个儿子呵护备至。每天,父亲去上班以后,母亲就在家照看尚在襁褓中的柴可夫斯基。他的母亲是一个温和、体贴、美丽又深具教养的女性。有时候,小小的柴可夫斯基会大声哭闹,这时,母亲就一面哼着乡土味十足的俄罗斯民歌,一面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小屁股。很多时候,还是婴儿的柴可夫斯基就在母亲哼着的这些有着和谐节奏的“乐曲”中安然入睡,进入甜美的梦乡。
黄昏的时候,小柴可夫斯基醒了过来。在摇篮里他一边玩着他的小玩具,一边听着外面“的笃、的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那是他的父亲下班回家了。久而久之,每当他听到“的笃、的笃”的马蹄声时,他就会随着那马蹄声挥动着胖嘟嘟的小手臂,仿佛是在欢迎父亲回家。他的父亲一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摇篮里的儿子抱起来逗他玩耍。父亲把小柴可夫斯基抱在双腿上,一面嘴里发出摸拟马蹄的声音,一面轮流交换起左、右腿,抱着儿子东摇西晃,上下颤动,对小小的婴儿来说,这真是一种美妙的节奏。这些小小的音乐游戏与母亲的催眠歌一起,使柴可夫斯基从小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柴可夫斯基从小就个性内向,缺乏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所以,家庭一直是他生活的重心之一。柴可夫斯基从小和家人的关系很好,尤其和母亲、妹妹和弟弟的感情最密切。母亲是柴可夫斯基最依赖的人。在他受到挫折的时候,母亲总是给他适时的安慰,平复他的心灵。但是,柴可夫斯基怪异的脾气随着年纪日渐增长。但,从小由父母那里受到的音乐熏陶,使得他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他少年时期,常到父亲工作的矿山附近的一所东正教堂玩耍,最爱听节奏分明的赞美诗歌曲,从中吸取了不少音乐养分,这为他以后创作节奏明快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打下了基础。还有一次,他的父母发现他能够把家乡圣彼得堡音乐会上听来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为此,他的父母相当惊讶,于是他们决定送柴可夫斯基去上正式音乐课程。由于他有过人的听力,自然使他在音乐造诣上有所成就。1863年,柴可夫斯基放弃了主修的法律,全力攻读音乐,在音乐世界中寻找乐趣与满足。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并非有意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他们在唱催眠曲和逗孩子乐的过程里,无意之中培养了孩子敏锐的节奏感,形成了柴可夫斯基最初的音乐记忆,并走上了音乐道路。
我们都明白教育要早抓的道理,因此,从孩子还在孕育期,父母就开始对他(她)进行有益的胎教,这种做法是科学并且有效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孩子从降生时起,虽然对他周围的世界还是一无所知的,但他(她)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需要为人父母者进行挖掘和引导。任何一个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才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而婴儿的可塑性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中最强的,如果你希望培养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妨经常放一些好听的歌曲或者古典音乐给他(她)听,甚至自己不时在家里哼哼唱唱,给孩子营造一个音乐环境,让孩子生活于其中;如果你想孩子对美术感兴趣,不妨经常给他(她)看一些色彩斑斓的图画,给孩子营造一个美术氛围。